筆者終於有閑餘的時間去看一直心心念念的電影—《侏羅紀世界:統霸天下》。從小的時候,我對恐龍的癡迷程度是家裏一定會有一本恐龍的百科全書,而且每天都會閲讀它。可能懷著對未知生物的一份好奇心,我甚至會幻想假如恐龍有一天復活,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呢。長大的我每當有電影是與恐龍有關,我必定會看的。看著電影裏先進又逼真的恐龍電腦特技畫面,怎能不愛看呢?我還沒看這部電影時,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一律覺得是一部爛片,並勸告我別浪費時間去看。而我看完這部電影後,有件事情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。

 

這部電影一直提出「共存」的理念。共,是代表共同;存,是代表存在,而這個字有互相尊重的意思,起來就是共同在一個時空存在。貌似簡單的概念,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或者理解這兩個字呢?

 

像電影所説,人類需要與動物共存,但在現實世界上,每個人對動物的關注度有所不一,而有些人選擇打著「高智商生物」的旗號在地球上橫行霸道,為了利益忽視動物的生命。他們嗅到市場上有對稀罕動物產品的需求,所以不擇手段,跳過法律也要去野外打獵牠們。退一步去想,先回到問題的核心,誰製造需求的?是動物嗎?是捕獵者嗎?當然是因爲人類的欲望啊,普遍社會認爲使用稀罕動物產品能代表身份的象徵,所以很多奢侈品牌頂著道德問題繼續出售稀有動物產品,無視動物生死,因爲它們知道,有供應必有需求。爲了滿足自己不必要的虛榮心,破壞動物的家庭,你,忍心嗎?你的良心不痛嗎?難道一定使用稀有動物產品才能彰顯自己的存在價值嗎?很久以前我看過一個影片,講述泰國有一個機構爲了向公衆宣傳減少有鰐魚皮的產品,特意弄了一個展覽在商場裏。展覽裏放了許多用鰐魚皮造的手袋、鞋子、皮帶等,吸引當地人去摸摸看。當人們打開了產品時,他們赤裸裸地看到鰐魚跳動的心臟,從而警惕當地人不要再購買和使用這些產品,因爲買了產品,不但助長商家繼續獵殺鰐魚,而消費者成爲間接凶手。看完這個影片後,當時的我暗暗提醒自己:若非必要,不要去購買,因爲這個影片實在令我印象深刻了!

 

人類除了滿足了自己的物欲之外,還干涉動物正常生活。人類爲了擴大自己的居住地方,不惜大興土木。填平了山,改變了海岸綫還不滿足,還對森林虎視眈眈。亞馬遜雨林就是一個例子,一直以來,不少綠色機構一直呼籲大家以不同方式多多關注雨林的問題,但你有想過爲什麽雨林那麽重要嗎?爲何那麽多國際機構關注它呢?第一,雨林有儲存二氧化碳的作用。根據綠色和平的資料,亞馬遜雨林已經儲存了相等於化石燃料產業13年總排放量的二氧化碳。你可以想像沒有了雨林,這個世界的溫度會有多高嗎?到最後,我們人類也會受影響的。第二,亞馬遜雨林是一個充滿多樣生物的地方。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,它擁有全球已知物種至少10%。可是,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引用衛星資料的報道,每分鐘有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雨林被人砍伐清理。加上,巴西政府較注重經濟發展而沒有譴責砍伐森林的活動,所以今年森林起火的頻密度有上升的趨勢實屬「正常」。我們爲了土地和經濟放棄了生活在雨林的動物,我們的同理心在哪裏呢?我們對的住「高智商生物」的名稱嗎?人類被稱爲高智商生物,不是應該多方面思考,去平衡各方面嗎?而我們,甚少對動物做出貢獻。

儘管我們做了不同大大小小的事情傷害到不同層面,現在去改變也不遲的!在生活裏,把垃圾分類,帶出綠在區區回收,給予垃圾第二次的生命;在認識新的朋友時,不妨一視同仁,主動認識不同種族的人。他們雖然與我們的膚色不一,但或許和我們一樣,擁有一顆既溫暖又善良的心;在做義工時,嘗試幫助老人家與小動物。在我們很小的時候,老人家擔起許多社會的責任,現在他們老了,到我們年輕一代去幫他們安享晚年。或許老人家思想守舊,有些事情難而理解我們,換個角度來看,我們了解他們嗎?不如借義工服務去了解他們,聽聽他們以前的事情,前車可鑑。小動物在城市生活,難免因不小心而受傷。我們與動物的分別除了智慧的不同,惻隱之心也是去分別彼此的。多點關懷小動物,用我們的智慧去療癒牠們,多為牠們着想,世界會更美好!

 

當我們學會多走一步,為大家多想多些時候,世界會向好的方面前進!生命沒有貴賤之分,大家在地球上扮演不同的角色。同在一個地方,雖和而不同,但互相尊重。這,就是共存。

 

Reference

1. 為您解答:亞馬遜大火10大迷思

https://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/update/8755/%E7%82%BA%E6%82%A8%E8%A7%A3%E7%AD%94%EF%BC%9A%E4%BA%9E%E9%A6%AC%E9%81%9C%E5%A4%A7%E7%81%AB10%E5%A4%A7%E8%BF%B7%E6%80%9D/

2. 亞馬遜雨林濃煙滾滾 BBC為你解答10個問題

https://www.bbc.com/zhongwen/trad/science-49466456